最新网址:xamhyy.cn
字:
关灯 护眼

第 121 章

“一开始蒙古各部是联盟大明辖制满洲,直到满洲背水一战占领高丽, 获得高丽的物资粮草支持, 蒙古各部才真心和满洲结盟。

这对双方局势是一个大变化, 到崇德三年左右满洲和大明境内都是颗粒无收大灾荒, 大战之前, 崇祯皇帝却是也有议和的意思。

当时前朝内忧外患有些忠臣也看的明白, 有心议和的也有,只是崇祯皇帝心里着急却没有刚断,可能怕担着议和皇帝的名声他要秘密议和, 事情泄漏议和大臣陈新甲被斩首。”

睿亲王的话音一落,小家伙们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
做皇帝, 如此寡恩无信

长辈们对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笑容慈爱, 也没说什么“什么样儿的人都有, 什么样的皇帝都有”的话。

众人一起听睿亲王接着说。

“有了这个事儿在前,后来崇祯皇帝再次询问臣子, 现在国家内忧外患, 应该怎么办

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满腔热血要一拳定内乱, 一拳平外患。兵部尚书杨嗣昌建议先议和满洲, 或者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封他一个“王爷”, 他的下属兵部赵郎中领着一伙儿人对杨嗣昌破口大骂,说他没有骨气。

当然那个时候满洲也不再打算和大明议和。”

一帮小家伙们听得似懂非懂,睁大眼睛,张大嘴巴,呆呆不可言。

如果当年大明成功议和一方, 先平定另一方慢慢扭转局面不过崇祯皇帝的性情如此多疑不定

小家伙们有模有样的“灵性聪慧”,睿亲王瞧着欢喜,笑眯眯着脸,“后来李闯王一路向北打,按照史学家的研究,崇祯皇帝在北京沦陷之前,还有另一个挽救局面的机会迁都南京,可他犹豫之下又打消了主意。”

“崇祯实录的说法,一开始是崇祯皇帝的嫂子天启帝朱由校的皇后张氏反对,崇祯皇帝提议太子和两个弟弟先去南京,据说当时太子连行李都收拾好了,就等着随时南下。可关键时刻,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站出来劝阻。

皇上要重演唐肃宗灵武即位的故事吗”

好像很有道理

小心你儿子跑到南京后另立山头,这样你的皇位就做不成了。

生性猜忌的崇祯皇帝理所当然地改主意。

豫亲王讨好地给亲哥续杯茶,肃亲王家七岁的六阿哥大着胆子问出来。

“十四爷爷,光时亨是真正的忠臣吗”

三位小阿哥装模作样地跟着堂弟们做“期待状”“听故事”,皇上保持平和从容的态度嘴角上挑露出一丝笑模样,其他长辈们也是笑而不语。

十四爷爷眼里带着笑儿,表情、声音平板没有任何感彩。

“光时亨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,主动卖身投靠做叛徒,后来又投奔南方反清势力,遭人论罪被斩首。罪名是力阻南迁,致使先帝殒命社稷。”

知道这个结果的三位小阿哥此刻听来也是哭笑不得,其他小家伙自然更是。

你至少来个追随崇祯皇帝而死啊。

年龄还小被家里大人护着没有见识过什么人性复杂,睿亲王乐得打击他们,“说到追随崇祯皇帝死去的臣子,都是真正的忠臣,大多是平时不会花言巧语,说话不大中听,不受宠的人,比如大学士范景文。”

范景文,明末殉节官员之一,文武兼备,忠勇可嘉。早年不依魏忠贤,不附东林党,官生艰难,还曾经因得罪崇祯皇帝一度遭到罢官。李自成进北京城后,留下遗言“不能灭贼雪耻,空有余恨”,慨然投井自杀。

这对比太强烈。

皇上眼睛睁开一下又合起,给自己换个舒坦悠闲的坐姿;一伙儿长辈们笑着喝茶用点心,豫亲王咽下嘴里的阿玛饼,眼里精光一闪,“现在很多文人士族说起李自成攻陷北京后的暴行,第一个就是对明朝军民手段酷烈的“追赃”。

说起“追赃”,其实它是真的“追赃”,不完全是暴行。”

“第一个死于李自成“追赃”中的人,是李自成攻北京时第一个卖身投靠的明朝王爵,襄城伯李国侦,他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。”

崇祯皇帝最信任的,最不忠不好的。小家伙们瞬间得出结论,瞪着眼睛一脸气怒。

豫亲王笑成大肚弥勒佛的样儿,“后面的,各有各的原因。比较出名的一位,内阁大学士陈演,这人特别会装,尤其善于揣摩人的心思,每次和崇祯皇帝对答都能讨得欢心,除了经常向崇祯皇帝的亲信太监行贿外,还特别会装穷,成天穿着简朴装大清官。”

“李自成进北京,他为了讨好农民军向刘宗敏行贿四万两白银,一下子露了富。刘宗敏下令抄陈演的家,发现他家院子下面一层全是挖空的地窖,里面全是白银,几天拷打审讯后又从他另一处宅子里搜出数百箱黄金,数百箱珍珠。”

这个事儿超出小孩子们的理解范围,一个个呆若木鸡,眼神儿懵懂。

小阿哥们的“装模作样”瞧着是“深有感触”。

豫亲王喝一口清茶接着“打击”。

“李自成对明朝旧官员的追赃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总共得到白银七千万两。万历年间遭人诟病的矿税,二十年间总共收上白银三百万两,即使加上被宦官们贪墨的部分,总数也就三千万两。

明末从万历四十八年至崇祯十七年,二十四年里摊派在老百姓头上的“辽饷”总额,是两千万两。”

三百万两、三千万两、两千万两、七千万两直白的数字冲击,小家伙们短时间内琢磨不明白,不理解其中的“人性”,好像霜打的茄子焉巴巴的,瞧着可怜巴巴。

皇上眉眼温润,长辈们在心里点头打小儿教育孩子们对贪官污吏,奸臣佞臣的痛恨,是一个不错的方法。

小家伙们被有良心的长辈们逗乐,稍稍恢复一些精神;众人散去后三位小阿哥还是气呼呼的小样儿。

国库几两银子找不出来,老百姓没的吃穿被逼着造反,贪官奸臣们却该杀

小阿哥们各自的小脑袋里回忆着自己的“亲身经历”,一起围到阿玛身边,求认同,求安慰;亲阿玛挨个戳戳胖脸蛋儿,笑容温暖人心,声音清朗入耳。

“人之常情罢了。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,当大明不能给人带来安全和希望,忠臣得不到信任和重用,贪官奸臣也要另找出路的时候,就会出现各种闹剧。”

有人批判跟着崇祯皇帝殉节的官员只有三十来个,还没有宫里的宫女人数多,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,拿什么理直气壮地要求臣子们跟着殉节。”

说到这里皇上的语气带着一抹郑重,“君、臣、百姓,任意的两者关系都是相互的这也不是明末一个时期才有的闹剧,明朝不是毁在崇祯皇帝一个人的手里。”

“自从土木堡之变,明朝实际上就开始衰退。张居正变法带来短暂的中兴,他的失败说明大明的衰败几乎无可挽回”

小阿哥们听着听着横眉立眼的小表情凝重,眼神儿越发严肃,皇上察觉到话题太过沉重,停顿一下,眼睛里、声音里都带着笑儿,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,“谈古论今,通过对历史客观的分析,引导纠正当下的行为。”

“可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有干巴巴的文字,还是带有不同记录人感彩的文字。历史上的每一件事儿都无从真实的还原考据,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灵魂,有他自己的人生,我们无需为此悲伤,更无需因此担忧当下,明白不”

“团宝圆宝胖宝明白。”

小阿哥大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光芒。一个国家的兴、亡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明末的闹剧是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礼制沦丧后都会发生的事儿。

夏商周,秦汉魏晋唐,宋元明,或者将来的大清。